在中国有句古话说的好,“无鸡不成宴”。吃鸡肉的历史由来已久,鸡的驯化历史至少约年。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家鸡养殖就比较发达了,甚至长江中下游地区还出现过大型的养鸡场,据记载,越王勾践为伐吴而开办的养鸡场,是历史上最早的大型养鸡场。古代的鸡除了作为食材和产蛋外,还可以用做斗鸡,祭祀和报晓。
图片来源于网络我国传统的禽肉制品大都以整鸡加工为主,有腌腊制品、酱卤制品,熏烧制品、油炸制品等,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风味创造了一些名特优产品,如云南风鸡、道口烧鸡、德州扒鸡、常熟叫花鸡、长沙油淋鸡,一直为广大消费者所喜爱。
图片来源于网络近年来,鸡胸肉又取代了牛肉、鱼肉,一跃成为风靡全球的“减脂圣品”,原因就在于鸡肉符合“一高三低”的营养需求即高蛋白、低脂、低热以及低胆固醇。鸡胸肉的热量几乎是所有肉类中最低的,远低于牛肉、猪肉、鸡翅等,但是鸡胸肉蛋白质含量高,每克鸡胸肉含有蛋白质19.4克,而碳水化合物含量极低,比苹果、卷心菜等蔬果要低得多,所以鸡胸肉成为了减肥人士的最爱。目前,在欧美及日本等发达国家对高脂肪、高胆固醇含量的红肉消费加以节制,换之以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含量的白肉,于是鸡肉成为最受欢迎的肉类食品。说了这么多种鸡肉的吃法,那么大家知道平常吃的鸡是哪几种鸡吗?它们在品质上有什么差异?吃鸡肉要注意些什么?
1常吃的鸡是哪几种?
一般来说,我们平常常吃的也就这两类鸡白羽鸡以及*羽鸡,按照其生长速度又可分成快速型、中速型和慢速型三大类,那它们的差异在哪呢?
白羽鸡
我国是全世界最大的白羽肉鸡饲养国,中国人吃的鸡肉主要也是白羽肉鸡。白羽鸡属于快大白羽肉鸡,原产于法国,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大量从国外引进隐性白种鸡,白羽鸡的特点就是生长快速,一只白羽肉雏鸡经42天饲养就可以长到3公斤左右,目前常见的白羽鸡品种有艾拔益加(AA+)、罗斯(Ross)、科宝(Cobb)。白羽鸡的消费以分割肉方式销售,通常分割为鸡翅、鸡胸肉,鸡爪等部分,我们在超市里买的鸡腿、鸡翅、鸡胸大多是白羽肉鸡,吃到的炸鸡大部分也是白羽鸡,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白羽鸡的生长周期短,养殖成本低,另一部分原因在于白羽鸡的肉质更加鲜嫩。
图片来源于网络*羽鸡
白羽肉鸡是外国品种,但*羽肉鸡则是我国的历史悠久的肉鸡品种。*羽肉鸡的生长周期比较长,一般需要3个月甚至半年时间,而且多以散养为主。因为它的饲养周期长,料肉比方面跟白羽鸡比又没啥优势,所以这种鸡的成本高,售价也就更贵,因此它的定位一般比较高端。国内具有代表性的*羽鸡品种有青脚麻鸡、新广*鸡、墟岗*鸡、文昌鸡、清远麻鸡等,*羽鸡一般用整鸡煲汤或做白切鸡、烧鸡、扒鸡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羽鸡与白羽鸡差异
1、颜色体形差异
从羽毛颜色看,白羽鸡的羽毛以白色为主,*羽鸡的羽毛则包含了*羽、麻羽和与*麻羽有关的羽色,同时还包括有色羽中的*肤鸡、白肤鸡和乌骨鸡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其次,白羽鸡的生长周期远远短于*羽鸡生长周期,一般而言白羽鸡出栏期为40天左右,而*羽鸡的出栏期一般都在天以上。在体型上,出栏的白羽鸡可以长到3公斤左右之所,而多天的*羽鸡出栏体重仅为1.5公斤~2公斤。
2、肉质口感
*羽鸡具有白羽鸡所不及的肉质感官质量,*羽鸡多为散养,生长周期长,所以其肉质更加紧致,脂肪分布更加均匀,风味物质含量较高,吃起来味道更加鲜美,所以*羽鸡更适宜用来制作中国传统美食,如煲汤、白切、烧鸡、扒鸡等。而白羽鸡肉质较嫩,适用于快餐类消费。
*羽鸡与白羽鸡虽然在质感和风味上有差异,但营养成分上差异不大,各有各的特点,不同的烹饪方法可以将它们的特点发挥出来。
图片来源于网络2鸡的哪些部位不能吃?
首先,鸡屁股上本身含有大量的脂肪物质,另外也含有多数个淋巴组织,如尾脂腺和腔上囊,不过在商业化屠宰中一般都会摘除。所以一般在超市买的鸡肉已经摘除了,但如果是自己在家杀的话,就要注意了。鸡屁股营养价值相对较低,并不建议大家食用。
其次,内脏中,脾脏是外周淋巴器官,最好不要食用;肺脏和气管易含致病菌也需要抛弃。
鸡肝具有代谢、解*等功能,鸡肾担负排泄有害物质的责任,鸡胗则将食物磨碎。这三种内脏与一些有害物质代谢直接相关,不宜频繁大量食用,偶尔食用不必担心。
另外,鸡皮中脂肪和胆固醇含量会比较高,经常吃很容易增加肥胖,怕胖的人以及三高人群,对于鸡皮这个部位不建议多吃。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