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翅鸡腿相信许多人都喜欢吃,而且价格也不算贵,算得上物美价廉。
但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许多人对鸡翅鸡腿这种物美价廉食品开始有了拒绝。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一切都源自于一个说法。
前些年,当kdj开始在我国流行的时候,有一个说法是kdj使用的鸡翅鸡腿都是一鸡多翅多肢。并言之确凿说通过给鸡吃激素,一只鸡可以长出多个鸡翅膀和鸡腿,甚至还附有一鸡多翅多肢的图片。
特别说明一下,因为观看这些图片可能引起不适,这里就不附图片了。
这种说法一经传播就开始迅速蔓延,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一提到见到鸡翅鸡腿有些人就不由自主的想起那些图片,也就自然而然的觉得恶心。
那么,事实上这种规模养殖多翅多肢的鸡到底存在不存在呢?
可以肯定地说,绝对不存在。
理由有三,从简到难一一列举。
一、身边没有这样的养殖户和企业
老话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散养的土鸡就不说了,没见过多翅多肢。谁见过小型养殖户和大型养殖企业养殖出过这种多翅多肢的鸡?
没有。
二、网上搜索
现在的手机就是一本百科全书,动动手指什么都能查到。
所有的浏览器都搜索了一遍,答案仍然是多翅多肢的鸡没有。
多翅多肢不可能的理论解释倒是有不少,归纳一下主要有两点:一个是多翅多肢和基因有关,和激素没有关系;另一个是现在的基因科学技术根本达不到让鸡长出多翅多肢,并稳定的形成规模养殖,这种现象只存在于科学实验室。
三、反向推理
我们先假设一下,如果真的有这种稳定并可以规模养殖多翅多肢的技术,那人类不光是有口福了,断胳膊断腿手脚残疾什么的直接去掉得了,重新长一个新的出来,连高昂的移植费都省掉了。
再者如果真的有这样成熟的技术,根本不用藏着掖着搞什么养殖餐饮,那一定是举世闻名的科学家,诺贝尔奖肯定早拿了。
补充一下。
除我国等极少数国家外,消费量最大的肉类就是鸡肉。这就要求在鸡的养殖上必须要有一种速生的品种,比如白羽鸡,这种鸡42—50天就可以出栏。
其实我们平时吃的各类快餐中的鸡肉,以及在超市买的分割鸡肉绝大部分都是白羽鸡。
当然,这种速生的过程中可能存在抗生素超标,各个国家也都对饲料企业有严格的监管,但无论无何速生出来的仍然是两个翅膀两条腿,绝不会速生出六条腿八支翅膀的怪物。
现在,你还有什么顾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