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小时候,村里几乎每家每户都会养白毛乌骨鸡,与现在山里人工散养的不同,以前的白毛乌骨鸡每天清晨五六点钟,都要带它们去山野田地里吃露水,这样长得快也更好吃……”江西井冈山大仓村的林望明大厨向我们介绍说道。
乌骨鸡,是中国特有的药用珍禽。除了白毛乌骨鸡之外,还有黑毛乌骨、斑毛乌骨、骨肉全乌、肉白骨乌之分,但还是江西泰和的白毛乌骨鸡最为正宗。其外形逸丽,还曾作为观赏鸟出席过巴拿马世界博览会。
泰和乌骨鸡只局限于泰和武山一带养殖,异地饲养不出三代就变异。但因井冈山的自然条件与武山相差不大,便也有了泰和乌骨鸡的“十全”特征,喙、眼、脚、皮肤、骨头,内脏全是乌黑,只有鸡毛如雪,真“鸡如其名”。
在逢年过节喝汤只喝鸡汤的井冈山,白毛乌骨鸡汤就是毋庸置疑的首选美食。乌鸡去毛切块后,先放两三块姜片爆香去腥,加入鸡块猛炒,倒入适量水煮开后撇去浮沫,最后放入高压锅中炖成,汤浓味鲜,适合冬日进补。
在家乡喝了十余年白毛乌骨鸡汤,林望明大厨对这道营养美食的做法早已了然于胸。做法简单,2分钟就能学会,一起看看。
白毛乌骨鸡、生姜、盐。
1、烫热水去毛。记住一定不能用刚烧开的水,鸡毛遇到度沸腾的水反而毛孔会收缩,这样毛更不好拔了,80度左右的水就行了。
除了烫毛外,还有这3个又好又快的去鸡毛方法:
①加食用盐或者白醋。宰杀后的鸡先用冷水浸湿,再迅速放入烧开的水中烫一会。可以在水中加入适量的食用盐或者白醋,这样鸡身上的绒毛都能煺的干干净净,而且鸡毛拔起来也更加方便。
②灌白酒或白醋。宰杀鸡前30分钟,先给鸡灌上1小勺白酒或者白醋,这样鸡就会兴奋起来,鸡身上的毛孔会扩张,再用热水烫后拔鸡毛就会方便省力很多。
③加食用碱。鸡在用开水烫之前,把鸡放入加了食用碱的碱水中泡一下,可以先洗去鸭毛上的油脂,再拔毛就方便容易多了。
2、去完毛的乌鸡洗净切成小块。
乌骨鸡虽然个小,但切的时候也有技巧。
先切鸡腿,找到鸡腿和鸡身的骨头连接处砍下;接着切鸡胸,找到鸡胸和脊椎骨连接的地方,从后往前肋骨处切开;最后切鸡翅,找到鸡肩与鸡翅的连接处,然后切下鸡翅,就利落地完成了。
3、热锅凉油;放入姜块快速爆香;倒入乌鸡块,大火翻炒10秒左右。
在山林中放养天左右的白毛乌骨鸡,体重始终保持在1斤4两左右,最多不会超过两斤。所以这种鸡肉在炒制的过程中,会变得更加紧实滑嫩,但翻炒的时间不能过长,否则全炒熟了鸡肉也就变柴了。
炖鸡汤先炒后炖,还能去除鸡肉中的残留血渍,使鸡块味道鲜美且色泽亮丽,并能够让鸡块快速软烂。所以炖鸡汤也不是简简单单地把鸡肉扔水里煮就好。
4、加入适量盐后,再倒入适量水煮至沸腾。
5、撇去浮末,使鸡汤变得更加清爽不油腻。
6、倒入高压锅内炖压40分钟即可食用。
这些黑色素与蛋白质结合,不溶于水,性质相当稳定。因此,即便经过长时间的烹制炖煮,熬成汤的白毛乌骨鸡仍可保留黑皮黑骨的特征。其脂肪含量仅为普通鸡的四分之一,这赋予了它特殊的口感,味道清淡不油腻,肉质细腻。
白毛乌骨鸡为中国古老鸡种之一,相传从唐高宗至今已有一千三百余年的历史,并且至少有四百余年的饲养历史。所以很早就有了关于它的功效记载,《本草通玄》:补阴退热,《本草求原》:补肺脾以滋肝血,治遗浊,脾虚滑,《山东药用动物》:治骨折。
中国人素来讲究“药食同源”。每逢生病或身体不适,鸡汤就成了百喝百灵的补品,特别是要来上一碗乌骨鸡汤,仿佛立马就能生如活虎。
这是因为在这碗乌鸡汤里,人们向它寄托了对健康的美好祝愿以及沉甸甸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