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在东北地区,夏季捡的草蘑,晒干后,就是这样子,黑乎乎的。里面包括白蘑、黄蘑、灰蘑等,有的也叫不出名字。
当地人一般根据颜色和形状起名字,如在杨树地长的蘑菇,叫杨树蘑,长得像鸡腿样的,叫鸡腿蘑。总之,叫法是五花八门。
如果夏日的雨水多,在野地或者树林就会大量繁殖蘑菇,非常好找。不过蘑菇种类也比较多。但要注意分辨毒蘑菇,毒蘑菇一般颜色鲜艳,有异味。
大家都知道,新鲜的野蘑菇味道鲜美,口感也好。但是捡多了,就得储存,最好的方法,是把鲜蘑用开水焯了冷冻起来。还有方式就是晒干了储存。干蘑菇是比不上新鲜蘑菇口感的,但是为了储存,就得晒干。
晒干的蘑菇好吃吗?怎么做才好吃。小编认为在草地或者树林里捡的,统称为草蘑,晒干后并不好吃。
首先,晒干后水分流失,营养也流失。晒干后,成色也不好看,硬邦邦的,干巴巴的。
其次,食用干蘑菇,需要泡洗,短时间内泡不开。可不像木耳那么容易。而且需要反复的清洗,会洗出好多黑乎乎东西。这些是蘑菇的色素。
再次,怎么做怎么吃是个问题,做不好,吃着跟嚼干草似的。干蘑菇吸油,所以必须用肉炖。东北有小鸡炖蘑菇的做法,但是小鸡最好别炖这种草蘑。可以用用大骨头炖。
用肉炖干蘑菇,那就是带着蘑菇香的肉味,有人觉得好吃,小编不觉,因为没有了滑腻的口感。做起来还挺费事。
不是所有干蘑菇不好吃,比如红松蘑,那是上品。还有黄蘑(俗称粘团子)、榛蘑等都是极品。
像这类在草地极容易采集的草蘑,最好别晾晒,晒干的,也不怎么好吃。
所以,到了夏天采蘑菇,见到这些白蘑菇,灰蘑菇,黄蘑菇的,吃不了也别多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