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
解决你夏天防晒误区
的纠错笔记
如果你看了张韶涵的微博,你一定就看见了她的防晒分享,视频里面她是这样说的,某款防晒喷雾,喷上去不会油油的。
所以她会大量喷在手臂上、头发上、脸上。
很快的就会出现一层清爽的膜,但是这层膜不会粘腻(太污了感觉自己快写不下去了)。
甚至还给我们对比了一下,这个瞬时成膜效果。
让我想起了代购们的一番话,每当介绍一款防晒产品都说:这款防晒成膜效果好/成膜快/涂抹瞬间成膜,就能达到防晒效果了。
成膜是啥玩意?成膜快就说明这款防晒起作用的速度快了?成膜就能说明一款防晒是好防晒吗?这就是今天大人要给你们解决的护肤知识误区问题。
成膜到底是何方神圣
其实成膜的化妆品的原理挺简单的,就是水和容易挥发的液体(酒精)混上成膜剂——高分子聚合物涂在脸上,然后水分和挥发性液体蒸发了,就留下了单纯的高分子聚合物,就是整个成膜的过程了,但高分子聚合物不是油,并不会真的油腻。
你可以把这个过程想象成胶水干透了的过程、指甲油干透的过程,都可以,因为原理是一样的,都是高分子聚合物的“成膜”过程,只不过护肤品里面的高分子聚合物不像胶水、指甲油,干透了是没办法撕下来一层“膜”的而已,但是分子一样是停留在表面。
所谓“成膜”指的就是这种分子量在几万到几百万之间的分子堆积在一起,分子量小一点,就不会变成肉眼能看见的“膜”,分子量大一点,基本就是类似胶水的质地了。
它们涂在在皮肤上干燥以后形成一层微孔薄膜紧密粘贴在皮肤上,不过因为结构比较稀疏,所以结构比它们小的就能轻易钻过去这个“孔”,进入皮肤里(比如说日常的细菌,微生物)。但是结构比较大的,比如说水分子,油分子,就很难钻过去这个空子。
“对内”或“对外”发挥的作用是相应的,也就是说,可能皮肤本身的水分子,油分子就很难会发出来,也就是说,闷在皮肤里面就很容易出现痤疮杆菌大量滋生的问题。
换句话说,成膜感明显的,防水防汗效果会超级好,但是闷痘闷闭口的可能性也会相应增加。
物理防晒剂成膜
给你们举个最简单最易懂的例子,安耐晒登场。
资生堂安热沙防晒露
RMB
比较经典的安耐晒就是这么一个案例,成膜剂大量添加,混合在了水和乙醇里面,等水和乙醇蒸发掉了,自然就在皮肤上留下了防晒剂+成膜剂。
物理防晒剂用作折射紫外线,成膜剂就用来盖住物理防晒剂,防止出油、出汗。物理防晒剂被汗水和油脂弄花就达不到防晒效果了,所以成膜剂的大量添加也不是全无好处的,至少它能让你的防晒有效时间变长,但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容易闷痘痘,闷闭口。
物理防晒剂主要的作用就是均匀覆盖在皮肤上,把紫外线折射出去,所以不管是不是成膜了,只要物理防晒涂在皮肤上了,就可以达到防晒效果,但化学防晒并不是。
化学防晒剂成膜
如果你看懂了上面说到的成膜原理,你就应该了解了,所谓的“成膜”和防晒剂到底有没有充分吸收,完全是两码事,如果你用的是化学防晒,即使成膜了,也不代表化学防晒剂已经开始起作用了。
碧柔水活防晒保湿凝蜜
RMB80
还是这么一个套路,多种化学防晒剂+水+挥发成分+成膜剂的配方,但是总的原理和物理防晒剂是一样的,就是水和酒精挥发出去之后,留下了化学防晒剂停留在皮肤上,最后用成膜剂盖住。
和物理防晒剂不同的是,化学防晒剂可能需要15-20分钟以上的时间才能做到充分呗皮肤吸收,只有被皮肤吸收了才能达到化学防晒剂应该有的防晒效果,而成膜剂的成膜能做到的只有防水、防汗。
从上面两个案例来看,上至多块的物理防晒,下至不到一百块的化学防晒,只要是防水防汗的,主要的原理都是防晒剂+水+挥发成分+成膜剂的配方,只不过好一点的防晒产品的成膜剂分子较小,就不那么容易觉得闷。
比较优秀的成膜剂通常都是高分子量的多糖及蛋白质,这类防晒能成膜防水防汗,但是因为分子很小,所以成膜感没有那么明显。
而没有那么优秀的两种防晒:
要么就是加入了高级脂肪族化合物,这种就是油油的,不能成膜,反而容易堵住毛孔或者是被蹭掉。
要么就是加入了大分子的聚合物,比如苯乙烯/丙烯酸(酯)类共聚物,这种共聚物就会在皮肤上留下明显的“膜”,也就是张韶涵的那种光光亮亮但是并不油腻的膜了。
总结
所以以后再也不要听谁说成膜快就说哪款防晒好用了,实际上好的防晒产品是没有明显的成膜感的!!
上周中奖名单公布
还记得上周五大人给你们整的有奖问答不?文章传送门:简直是白抢的有奖问答
杨丞琳的护肤误区在哪里?今天大人顺便公布个中奖名单:
W.L.Q~小朋友,不要急,大人会很快私信你和你要地址哦~喜欢这种有奖竞答栏目的小朋友请点赞,这篇点赞越多,大人本周送出的奖品也就越多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