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湿水选购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农村的这种菌菇一般生长在粪堆上,叫狗屎苔 [复制链接]

1#

夏天,在一些环境幽深的户外、庭院里,常会发现一些可爱的菇类。也许是慑于艳阳的威力,它们常躲在树丛下或偏僻的角落里默默生长。毛头鬼伞就是其中的一种。毛头鬼伞又名鸡腿菇,顾名思义,它的外观很像一只鸡腿,下面是瘦长的柄,上头顶着椭圆、白色未张开的菌伞,至于“毛头”,则指菌伞外面覆有白色的鳞片,通常数只聚生在一起,有高有低,高的可达十多厘米。

鬼伞属有一个共同的特性,即自溶现象,毛头鬼伞也不例外。毛头鬼伞的菌伞在还未张开时,边缘就已开始渐渐变黑,然后溶解成汁液,再滴到土里,最后只剩菌柄像破雨伞般挺立在地上。有学者解释这是散布孢子的一种方法,因为孢子会随着汁液流到远处。毛头鬼伞有的无毒,可以食用,但需摘取幼小白色的个体煮食,已出现黑色的就是过熟了,摘下来要趁新鲜快点食用。但有的毛头鬼伞却有毒,比如狗屎苔就是一种致幻植物,误食它后,会让人大笑不止。

毛头鬼伞属的狗屎苔,又称笑菌。假如你在潮湿的草地上发现有白色的小蘑菇看上去就像一坨坨狗屎,那极有可能就是狗屎苔。它们一般子实体较小,菌盖小,半球形至钟形。菌盖直径3厘米左右,烟灰色至褐色,顶部蛋売色或稍深,有皱纹或裂纹,干时有光泽,边缘附有菌幕残片,后期残片往往消失。菌肉乳白色,菌褶潲密,直升,不等长,灰色,常因孢子不均匀成熟或脱落,出现黑灰相间的花斑。菌柄长可达16厘米,直径0.2~0.6厘米,上部有白色粉末,下部浅紫,内部空心。孢子光滑,黑色,柠檬形。食用者中毒后发病较快,主要表现为精神异常、跳舞唱歌、狂笑、产生幻视,有的昏睡或讲话困难。

狗屎苔一般生长在粪堆上,由于人们误食后会手舞足蹈,所以又有人叫它“舞菌”。这种菌在我国古代书籍中就有记载。《清异录》中说:“菌有一种,食之人干笑者,士人戏称为笑手矣。”在日本的古书中,还记载着一个有关“舞菌”的故事:有几个迷了路的樵夫,看到一群尼姑在不停地跳舞,姿态十分好笑;又见到路旁有些煮熟的蘑菇,因各个饥肠辘辘,便美美饱食了一顿,结果他们也不由自主地加入了乱舞的行列,几个小时后才清醒过来。宋代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上也载:“四明温台间,山谷多产菌,然种类不一,食之间有中毒者。有僧教掘地以冷水搅之令浊,少顷取饮,皆得全活。其方自见《本草》,陶隐居注谓之地浆。亦治枫树菌,食之笑不止,俗言笑菌者。”

像小美牛肝菌、裸盖菇、狗屎苔这类可引起幻觉的毒蘑菇,大自然中已发现的有60多种,其中常见的种类有豹斑毒伞、毒蝇伞、小蝇毒伞、裂丝盖伞、黄丝盖伞、花褶伞、古巴光盖伞、橘黄裸伞、红网牛肝菌等。中毒症状可以分为神经兴奋、神经抑制、精神错乱及各种幻觉反应。这些症状或在发病过程中交替出现,或仅有部分反应。引起神经精神型中毒的毒素有很多种,发现最早的是毒蝇碱,它的化学性质与胆碱相似,具有拮抗阿托品的作用,毒理作用类似毛果芸香碱,主要使副交感神经系统兴奋、心率减慢、血压降低、肠胃平滑肌蠕动增快,从而引起呕吐,又使汗腺、泪腺、唾液腺、胰脏、胆汁及各种黏液的分泌增多。

食用菌种类毒蝇碱最早发现于毒蝇伞中,在白霜杯伞、毒杯伞、裂丝盖伞等毒菌中也有发现。误食含毒蝇碱的毒菌,中毒澘伏期较短,一般在食后10分钟至6小时内发病,出现大汗、发热、流涎、流泪或发冷、心跳减慢、血压降低、瞳孔缩小、眼花、视力减弱甚至模糊不清等症状,严重者谵语、抽搐、昏迷或木僵,一般病程短,易恢复,极少有后遗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