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白癜风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bb/拓展性活动之菇类实践研究
蘑菇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物之一,平时孩子们经常能见到、吃到,在我们成人的眼里,蘑菇是非常鲜美、很有营养的食物,但是在孩子们心理,不太喜欢蘑菇。他们有的觉得蘑菇黑乎乎的,看着就不想吃,味道怪怪的,咽不下去,还有的孩子觉得蘑菇滑溜溜的,咬在嘴里恶心。为了让孩子们爱上蘑菇,同时感知蘑菇独特的生长习性,我们进行了“蘑菇大探秘”课程实践活动。本文基于诱发幼儿对蘑菇产生兴趣,驱动幼儿对其进行探索,聚焦幼儿的真实问题,开展关于蘑菇实践探究项目活动。
一、研究准备
1.教学资源准备
收集有关蘑菇资料,不同品种蘑菇,蘑菇调查表,采购,绘本。通过调查、谈话、实物收集,认识不同品种的蘑菇。
2.教学材料准备
不同品种蘑菇、制作蘑菇美食的食材、创作绘画蘑菇材料。
二、研究问题
教师:孩子们,我们的种植角要添置蘑菇。那蘑菇长出来会是什么形状的呢?
学生1:会像一把小伞一样。
学生2:有点像水母。
教师:会不会像青菜一样呢?
教师和孩子一起上网查找菌菇的图片,原来除了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双孢菇、平菇、金针菇,还有黄黄的榆黄菇,状似鸡腿的鸡腿菇,孩子们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很是惊喜。
通过问题提出进行知识小拓展。蘑菇:是食用菌真菌门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黑伞科蘑菇的子实菌盖及菌柄,通常与平菇、草菇和香菇一起并称为对人体有益的常用“四大食用菌”。蘑菇营养丰富,是硒、铜、钾、磷、色氨酸和维生素B2、B3、B5的绝佳食物来源。蘑菇中还富含锌、锰、镁、铁、钙及蛋白质和维生素B1和B6、叶酸、膳食纤维等。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镇痛、镇静、止咳化痰、通便排毒、促进食欲的功效。
三、研究方法
(一)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
问题1:你喜欢吃蘑菇吗?
问题2:你采过蘑菇吗?
问题3:你在哪里见过蘑菇?
问题4:蘑菇是什么样子的?
(二)幼儿的已有经验
1.认识蘑菇,能说出“蘑菇”的统称,说不出认识哪种蘑菇。
2.大多数幼儿没有采过蘑菇,不知道蘑菇长在哪里。
3.经调查发现有近一半的幼儿不喜欢吃蘑菇。
4.幼儿知道超市、菜市场有卖蘑菇的,没有见过种植的蘑菇。
《指南》指出,教育内容的选择,既要贴近幼儿的生活,为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要有助于拓宽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在谈话与调查中发现幼儿都见过蘑菇,但大部分幼儿不爱吃菌菇,也没有采过蘑菇。因此,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经验及兴趣点我们预设了以下课程。
四、实践探究
知识的汲取从绘本开始,阅读越精彩。教师和一起阅读了绘本《我们的蘑菇朋友》,这里面有好多的菌菇。原来幼儿园里常吃的香菇、蘑菇等菌菇类,并不属于蔬菜,而是一种真菌。书上说它们喜欢潮湿的地方,漂亮的蘑菇还有毒。
先来认识一下蘑菇的结构吧!蘑菇像雨伞,像伞面一样的部分叫菌盖,像伞柄一样的叫菌柄,伞面里面的褶皱部分叫菌褶,菌柄最底下的叫菌根。大多数蘑菇都有这些结构,这些我们早就都学会啦!这些你都认识吗?
为了满足孩子的好奇心,我们从网上订购了菌菇,孩子们都很新奇,一只只小脑袋挤在一起,闻一闻、摸一摸、瞧一瞧,热闹地讨论着......经过查阅和咨询有经验的养菇人,原来菌菇种植包里有棉籽壳、玉米芯、豆粕和木屑,这些都是农作物的副产品,是将植物中好的有用的成分提取后剩下的物质,是很有营养的天然原料。蘑菇在这些天然原料的培育下就会慢慢地长出来。当孩子发现问题并持有强烈的求知欲时,教师要保护好孩子的这种好奇心,去追随幼儿的兴趣,来支持幼儿的科学探索活动。
观看有关菌菇的生长过程的视频,了解到菌菇喜欢潮湿阴暗的环境,最适宜的温度是15—25°,不能浇水只能喷水,要保持泥土的湿润。
(一)蘑菇宝宝第一天
我们看着说明先在菌菇包上划个十字。还提示要天天喷水,保持蘑菇湿润。于是第二天早晨孩子们来园第一件事就是直奔门口看看“宝贝”长出来了没有。还不忘给蘑菇包喷喷水。
(二)蘑菇宝宝第二天
“还是什么都没有长出来,怎么回事?是水不够多吗?我给它多喷点水,一会我还要给它再喷水”。快看,这个蘑菇长出来了,它是黄的快给它喝水,那个还没长出来吗,从盒子里拿出来再看看,好像有个黑黑的头多喷点水。孩子们对着蘑菇使劲喷水。
(三)蘑菇宝宝第三天
蘑菇们喜欢潮湿阴暗的环境,最适宜的温度是15—25°,没有长大的“菇菇”不可以摸哦,不能浇水只能喷水,要保持泥土的湿润......
“快看,两个都长出来了,好像长得不一样啊”“这个蘑菇喷了好多水,纸盒下面都湿烂了,还是只有这么点大”。“这两种蘑菇不一样哦,就像我们小朋友一样,有的长得快,有的长得慢,我们耐心等待它长大吧”。
(四)蘑菇宝宝第四天
在分组照顾蘑菇时,小朋友说:“快看,我们的蘑菇是黄的,你们的这个蘑菇黑黑的,是不是毒蘑菇呀”“毒蘑菇可不能吃”“毒蘑菇吃了就把人毒死了”。
《指南》中指出:教育内容要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