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昱茹
编辑
马越
1
肯德基最近又在营销文案上玩起了新创意:给App用户取昵称。
当你为注册肯德基App用户名绞尽脑汁时,或许可以干脆使用系统自动生成的ID。它们不再是一串无序的字母数字组合,而是具有肯德基风味的个性菜名——譬如“摸鱼的葡式蛋挞”“暴走的全家桶”“搬砖的香辣鸡腿堡”“约会的九汁果珍”。
这类个性化的词语组合给不少网友带来了很强的画面感,同时也为肯德基带来了新热点话题。
肯德基ID(图片来源:小红书用户
Fenia)
让用户ID成为玩梗话题,此前也有不少品牌做出了尝试。
星巴克曾在今年5月展开#星巴克谐音梗#大赛,邀请微博网友们创作自己的订单标签称呼,在其中加入谐音梗。大赛期间星巴克每天都给5位顾客送去免费星冰乐,激励顾客们参与活动。
#星巴克谐音梗#(图片来源:微博
星巴克中国)
一些品牌借ID文案创作所换取的,不仅仅是短暂的话题度,其目的更是为了增强用户归属感、构建社区。
网易云音乐发布的“云村村民证”便是一个案例。
年,网易云上线了村民证领取入口。网易云会根据用户的听歌数据、音乐喜好生成用户们专属的云村身份证,并给他们取名。用户们可拼贴卡通形象作为自己的证件照。
比如在村民证上,网易云CEO丁磊是“白日梦想家”,必胜客是“天才做饭家”。在入口开放的2小时里,便有万用户领取了村民证。用户可将卡片分享至微博、朋友圈等,在与品牌产生身份共鸣的同时,也为品牌扩大了知名度。
网易云CEO丁磊村民证(图片来源:网易云音乐
网易云CEO丁磊)
就像网易云帮用户建立了个人音乐口味与平台间的身份认同,肯德基的新ID之所以能激发网友们的热议,则是因为“摸鱼”“暴走”“搬砖”“追剧”等等形容词精确地捕捉到了当下年轻人的生活状态,与菜名结合则进一步加深的产品和品牌印象。
这也是肯德基近年来在社交媒体上不断积累品牌资产的一贯策略。
其最有影响力的“疯狂星期四”活动引发的“疯四文学盛典”创作热潮,段子也越来越具有创意。例如,秦始皇发